股票大作手回忆录(股票大作手回忆录pdf)
你觉得自己是什么人?
我只是一个普通人。
某种程度上,普通人是精英的低配版。
几乎所有普通人都有一颗想要成为精英的心。
这正是人类世界不断进取的动力。
什么是精英?一言以蔽之,能成事的人。
人类世界能成事的有三种人:天才、勤奋人士、运气者。
天才说的是天赋奇才,运气说的是稀有概率,勤奋说的是惟一路径。
普通人想要成事,一个方便法门是去看精英如何成事。
精英如何成事,一部分奥妙在他的言语里,一部分奥妙在他的行为中,还有一部分奥妙无处可寻。
能最大程度集合一位精英语言和行为的,是影视里的纪录片、书籍里的传记。要看纪录片,要看传记。
《股票大作手回忆录(丁圣元注疏版)》是一本传记。这本书的内容涉及了三个人。书中主角杰西·利弗莫尔,作者埃德温·勒菲弗,译者丁圣元。
杰西·利弗莫尔:金融市场上的影响力超过巴菲特、索罗斯等一大批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人物。
埃德温·勒菲弗:专注于华尔街,终身著书八本,留此经典传世百年。
丁圣元:1990年即是北大硕士学位,市场实战30余年,迄今仍在微博活跃,人称金融界翻译一哥。
《股票大作手回忆录(丁圣元注疏版)》是丁圣元译本的第四个版本,也是最新版本,其过往版本的评价也非常高,过往读者一致认为丁译本对股市新手极友好,人邮版(即本版本)则把这种友好度推到了一个新高度。不仅有注释、配图、附赠手册,还有讲座视频(微博可免费看)。
综上,这本书值得认真读。
我不懂金融,不通股票,近三年内可能也不会入股市,所以我看这本书,关注点在——
作为毫无疑问的天才,杰西·利弗莫尔是个怎样的人,能教给我什么?
一、
所谓天才,是能够最快速度掌握规则行事的人。但仅靠天才,远远不够,最多只能横行一时。
杰西·利弗莫尔14岁就出来做事,起初只是一个抄写员。依靠对数字的敏感,发现了自己所处职业的规则,赚钱速度快到自己的妈妈都害怕。但却因此被排斥,成为了不受欢迎的人,失去了利用规则行事的机会,只能另寻他路。
人类世界,除了规则,还有人。人,可以制定规则,也可以改变规则。一个普通天才,最多只能发现并利用规则。
二、
牛人的职业生涯,大多数都开始得很早,这让他们拥有一个相对较长的职业生涯。拥有较长职业生涯的一个好处是,可以尽早尽全地见识到真实世界的规则。
达利·欧12岁就开始了职业生涯,巴菲特11岁。
马斯克10岁开始学编程,12岁完成自己第一个作品。
乔布斯20岁创立苹果,但初中以前就对电子产品感兴趣了。
李小龙3个月的时候就开始上银幕,13岁已经学过各种功夫。
杨振宁4岁开始认字,16岁进入西南联大学物理。
陈巍3岁开始学花样滑冰,11岁获得第一个个人冠军。
周总理13岁立志,19岁接触马主义,23岁确立信仰。
曹德旺16岁开始倒烟丝,然后水果,几乎什么都做过。
任正非20岁自学完三门专业技术,还有三门外语。
本书的天才主角杰西·利弗莫尔,职业生涯从14岁开始,延续了近四十年。从一介肥羊到名传后世,从街边交易到金融中心,大起大落,风风雨雨都经历过,也多次站在舞台中央。是以后来人都说,《股票大作手》重读重新。
我这样的普通人,超过了20岁才进入职场,早已没有天赋,还迟迟找不到自己的兴趣,只能是一路随波逐流,或者一路乱打乱撞。又怎么会有成就呢?即便醒悟过来,剩下的时间、社会窗口、也都所余不多。这中间,缺乏的不只是对规则的理解,更有原始基础积累。机会到来时,500元的基础与50000元的基础,所得远超100倍。
三、
没有人能够不犯错,除非他永不开始——而这本身就是最大的错。真正的关键是,你要怎么对待错误?
错误有很多种,第一种是对规则不够了解,所以犯错。杰西·利弗莫尔在富勒公司时就因为对规则不够了解让自己第一次破产,并且在很长时间里境况只是比盈亏平衡(利润为零)略好。
第二种错误是对自己了解的规则不够确信。这种不确信又分为两种,一种是要有七八成获胜的把握才开始,埃德温·勒菲弗前期在街边交易时就经常这样,以至于在回忆录里还感慨。另一种是别人一质疑一误导,自己就放弃了。这种错误带来的教训过于深刻,以至于书中多次提到,即便是百年后读来还能感受到。
这两种错误类型,我想,几乎没有人不犯过。前一种基于规则本身,后一种基于规则之外的人性。无论是从事什么职业,都在这个范畴里。可能也正是因为它们无处不在,所以才叫人害怕犯错。
精英之所以是精英,是因为这个群体把犯错本身也当作一个基本规则。当然,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很快从错误中吸取教训爬起来。杰西·利弗莫尔就有过花了五年时间才从自己犯的错误里走出来的经历。天才尚且如此,何况我等凡人?
这也是看人物传记的一个好处,可以让我不断提醒自己:
能成事的天才尚且如此,何况是我?
能成事的勤奋者尚且如此,何况是我?
能成事的运气人士,少有传记。许多看起来不过是运气好的人,如果仔细去看,就很容易发现,真正让他成事的因素是其它。
如果说精英是1,那么普通人就是0。
从普通人到精英的过程,就是从0到1的过程。
区别只是,精英也有不同级别,低级别的精英对高级版的精英来说一样是零。
站在译者丁圣元的级别,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是0。
站在杰西·利弗莫尔的级别,丁圣元老师也是0。
但这并不妨碍,我这样的“零”向“壹”学习,甚至多次学习,常读常新。